就业工作简报第三十七期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邓玲 1063

2009年第07期(总第37期)2009年10月30日

凝聚自身办学特色  校企合力促进学生就业

     “以市场为导向,靠特色求发展”是学院一如既往的目标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以汽车类专业为龙头,以交通、机电类专业为两翼,充分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实行开放式办学,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延伸到车间,推行深度的工学结合,试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技能,提高了学生对具体生产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程度,逐步形成了风格鲜明、相对稳定、动态发展的办学特色。
        走特色办学之路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改革,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优化了 “双师型”师资队伍,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使得学院培养的人才适用对路,就业更加顺畅。随着社会美誉度的提高,许多企业慕名而来,主动要求与我院建立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关系,在畅通就业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我院特色。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们不能忘记办学特色是动态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特色项目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显示蓬勃的发展生机。
        相信在学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教学部门和就业部门密切配合,继续完善、发展、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的就业渠道将更加通畅,学院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本刊评论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动态

我院开展省际高校招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

        秋风送爽,落英缤纷,客来远方,喜满校园。日前,在河南省教育厅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薛富一行6人前来我院组织开展招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昶琳、院长助理王全升出席了经验交流会,双方就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的经验及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学院办公室主任李琰霞、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佑、招生办公室主任仇正锋和宣传处处长杨行炜等参加了交流会。
        交流会开始,院长助理王全升首先代表学院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他对前来参加今天招生就业工作交流会的各位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对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的这一课题,这不仅是一次招生就业工作的专题研讨会,更是一次高职院校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会。作为东道主,我们期待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就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发展思路发表真知灼见;希望通过广泛交流研讨,能够开拓视野,加强交流,增进友情,进一步推动并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将细致周到地做好经验交流会的服务工作,不遗余力地奉献我们郑州交通职业学院的热情。
        接着,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薛富发表讲话,他首先代表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学院热情的接待和周到的服务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学院办学规模及管理经验表示赞赏。
        交流会历时1个多小时,双方各自介绍了本校招生就业情况,就招生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经验和未来发展思路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在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方面交换了意见。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院校园环境、实训建设条件等,并对有关工作进行了考察交流。
(就业指导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山之石


产学合作: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就业难是中国教育多年来问题积累的突出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在中国的教育中实行产学合作。”日前,在接受《教育与职业》采访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这样强调。
        查建中教授提到当前高等教育存在怪圈: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学生抱怨找不到好的工作,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特别是产业界,又抱怨大学毕业生不好用,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工作经验。于是乎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委屈,说没有机会实践;学生家长说我花了这么多钱,教育经费越来越高、投资越来越大,可是最后却没有多大的收获。政府部门也发现,国家现在产业升级,急需高端人才,可是却面临着人才短缺。
        “就业问题原因有很多,但说到底是产学脱节问题,是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在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鸿沟。”查建中教授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工科学生的实习环节可以在政府指令下得到保障。有些学校还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后,企业开始面向市场,不再根据政府指令行事,对于接纳学生实习很不情愿,而且,在旧的保障实习的机制废弃之后,新的市场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现在工科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多无法落实。
        谈到高校的现状,查建中很担忧。在最需要产业经验的工科大学教师中,80%到90%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高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和工业界的沟通和共同语言。“这样的师资如何能培养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他说,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很少听取产业界的意见,课程内容长期不变,跟不上产业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方法习惯于满堂灌,缺少启发式、团队工作方法、动手解决问题的训练;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太注重理论成绩,几乎没有实践能力的考量,也从来听不到产业界的声音。
        他认为,高校是为产业培养人才的机构,它的顾客就是广大的用人单位、产业和家长。家长辛辛苦苦培养自己的孩子,是要用钱买教育、买知识,为孩子的前程做投资。所以,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产业的需要。
        国家每年培养了那么多大学生,产业界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表明人才链的断裂;各大学有那么多的科技成果,我国整个产业界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表明了创新链条的断裂。“驱动经济发展的两根链条因为产学脱节断裂,必将严重限制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高速攀升。”
        在中国开展产学合作,首先要正名,要改变社会的传统观念,要树立以没有能力为耻的风气。“一个工科大学毕业生连工程都不懂,怎么成为工程师?一个学中文、法律的大学生,毕业以后不知怎样写文章、写公文,这样的学生,社会怎能接纳?”
        其次,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应有产业界的参与。现在有些学校的所谓董事会,对学校如何办学根本没有影响力;我们的师资队伍,不应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者,而应是有工程经验的实践者,我们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应该倾听产业界的声音;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训练。“还有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估,应该学习国外的做法,加入产业界的评价。”
        第三,企业应该认识到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责任,认识到青年学生一旦接触实际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对企业可能的贡献。他们不应一方面抱怨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一方面却拒绝接受未来的毕业生到企业实践。“此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应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这些单位也应成为学生锻炼能力的场所。”
        查建中认为,我国教育涉及2亿4千万学生和1500万教职员工,产业涉及各个领域,因而有更广大的人群。“教育和产业无疑包括了整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口,因此,教育和产业的和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产学合作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报:学院领导                                        
发:各处、室、系、部                                
责任编辑:刘晓伟                       校 对:赵 娜


}
Alternate Text 地  址: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河朔大道566号
Alternate Text 联系电话: 0391-7666788
 就业监督举报电话: 0391-7666722
 就业监督举报邮箱: jtxyjyb@163.com
Alternate Text

招生就业微信

Alternate Text

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